English | 繁體 | 简体 環宇食品網(中華食品) 環宇食品網(版權共同所有) 環宇包裝網 | 新用戶?免費加入會員 | 登入 | 幫助 | 加入我的最愛 | 設為首頁
環宇食品網(中華食品)
您的位置:首頁 »  食品新聞 »  專題報導 »  勿輕忽糧食危機的再臨 » 

勿輕忽糧食危機的再臨

勿輕忽糧食危機的再臨
2010-01-29

轉自:NOWnews
杜宇


2009年全世界饑餓人口已經超過10億人(相對的已開發國家過度肥胖人口總數超過7億)。儘管專家一再呼籲國際社會應該加強投資,關註農業,關註糧食安全,可惜上個月召開的世界糧食安全峰會,並未獲得具體的成果。同樣的糧食安全議題在國內始終未受到重視,許多人認為我們有足夠的錢必要時可以向國外購買糧食,無需保留龐大農地,應該把有限土地做更有效的利用,卻無視於此次糧食發生危機時,不僅國際稻米價格飆漲,許多稻米生產大國紛紛限制稻米出口的警訊,屆時再高的GDP也不能拿來當飯吃。

影響未來糧食供需的主要原因包括:

(1)氣候變遷造成異常乾旱或大水使得糧食生產下降,例如澳州、阿根廷、印度等傳統糧食出口國即深受其害,據推估全球氣溫每升高1度,糧食生產將減少1%到1.7%,未來影響將更深遠;
(2)一些開發中國家在追求工業化過程把大量農田改為建地,使得糧食需求更仰賴進口;
(3)已開發國家如美國積極推動以生物能源部分替代石油能源,導致糧食供需產生變化;
(4)國際市場存在少數壟斷,目前糧食出口絕大部分被美國、加拿大、歐盟、阿根廷等西方國家所支配,尤其四大跨國糧商:美國ADM、邦吉、嘉吉和法國路易達孚幾乎壟斷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%擁有明顯的定價權;
(5)隨著人口增加與經濟成長對糧食尤其飼料糧食的需求將大幅提高;
(6)糧食供應鏈體系不健全,尤其美國和歐盟等發達經濟體量對農業大量補貼(2005年美國農業補貼達214億美元,佔農業收入的16%),並將便宜農產品行銷全球,使一些付不起補貼之開發中國家農業生產失去競爭力,降低生產誘因,讓糧荒問題更加惡化。也反映出需要一種跨國協作制度,合理配置世界糧食資源,推動糧食共同儲備,協調各國進出口政策,約束少數國家及其壟斷的不當行為。為此日本、中國與東協國家正積極推動東亞稻米緊急儲備機制,希望建立區域互助網。

為因應未來可能再臨的糧食危機,先進國家無不積極備戰,兵書有雲「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」,主要作法包括:強化糧食安全保障體系,維持合理的庫存量;糧食儲備多元化,加強拓展海外屯田,例如日本已握有超過國內農田三倍的海外農田;成立糧食的OPEC,透過聯合行動來穩定糧食來源與價格;建立全球糧食產業鏈,避免糧食市場遭壟斷;透過基改作物種植提高糧食的產量等等,希望不要敗下陣來。

此次全球糧食危機對臺灣未造成重大影響,主要原因在於我國糧食安全還是立足於國內生產,且近年來國人米食量減少(去年每人平均84公斤較日本的61公斤為低),但是這並不保證臺灣有足夠能力因應未來的糧食危機。尤其近年來臺灣糧食自給率不增反降,許多農地閒置,目前臺灣的糧食自給率偏低僅有32%,就國家糧食安全長遠考量恐怕有不利的影響。

臺灣除了應適度提高糧食自給率以求自保外,觀念上應把農業從「衰退產業」轉為「先進產業」並推動「市場、土地、技術、人才」四大革新,這些遠重於農村改造。鑑於臺灣在種子、農產設施、農業技術、專業人才等方面較中國與東協國家有相對的技術和產業化優勢,應該善用農業籌碼,主動出擊,給予周邊國家農業現代化提供服務,並使之產生一定的依賴性,從而增強第三世界國家食物主權安全與我國的相關性,不僅對鞏固我國糧食安全與經濟發展有利,還可以改善國際環境和增強國家安全,避免被邊緣化。

版權聲明: 
本站文章版權屬於作者本人,如發現侵權行為,請立即告訴我們,我們將會在查証後第一時間刪除。
相關新聞 更多 »
關於我們 | 貿易手冊 | 使用幫助 | 支付方式 | 誠聘人才 | 交換連結 | 廣告刊登 | 聯絡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