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 | 繁體 | 简体 環宇食品網(中華食品) 環宇食品網(版權共同所有) 環宇包裝網 | 新用戶?免費加入會員 | 登入 | 幫助 | 加入我的最愛 | 設為首頁
環宇食品網(中華食品)
您的位置:首頁 »  食品新聞 »  專題報導 »  機器人、3D列印、智慧自動,在工業4.0系列展一窺「未來工廠」新樣貌 » 

機器人、3D列印、智慧自動,在工業4.0系列展一窺「未來工廠」新樣貌

機器人、3D列印、智慧自動,在工業4.0系列展一窺「未來工廠」新樣貌
2019-08-28

來自The News Lens 關鍵評論網

 

SPONSORED 2019/08/16, 商業

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
工業4.0結合自動化機器人、AI、物聯網、雲端運算、銷售及生產大數據分析等領域,透過人機協作的方式,降低生產成本以提高效率及產值,是重要的工業革命進程,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。

隨著科技的進步、高速網路的誕生,促進物聯網、智慧製造、數位轉型等觀念普及,工業4.0已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智慧產業鏈,台灣也正努力邁向工業4.0。雖然已有不少廠商、企業做出嘗試,也有許多傳統業者對於轉型升級躍躍欲試,然而台灣目前仍舊未進入工業4.0時代,甚至部分在全球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ICT產業,依然停留在工業2.0階段。

台灣名列世界前十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國家,卻稱不上工業4.0,主要原因在中小企業比重高達9成以上,其投資設備升級的預算上往往不如大廠來得豐沛,加上工廠轉型不一定能立即見效,讓不少業者難以跨出第一步。此外,即使預算足夠,但公司本身缺乏相關能力,如設備過時、自動化能力不足、沒有具體製造策略、欠缺數位化平台等,都是產業無法成功升級的原因。

工業4.0以最少的人力,完成最大的工作價值

 
不少成功落實工業4.0的大廠呼籲,受國際局勢干擾導致市場景氣低迷,整體經濟規模疲弱之外,人工也愈來愈難招募且工資逐漸調漲,要同時兼顧產能和節省成本,升級設備走上智慧製造已勢在必行。

Photo Credit:展昭展覽

而工業其實是從材料端、製造端、終端應用「一條龍」的產業發展大業,對於想要轉型的台灣企業而言,欲邁入工業4.0,不妨從近期的《工業4.0系列展》著手,來了解整個工業4.0的具體技術或策略。此外,針對想突破升級瓶頸、但又不知如何起手的中小企業,展會中亦提供企業「智造四診」的免費工廠健檢服務,幫助工廠邁向工業4.0時代。

這次的系列展中,《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》集結逾900間國內外廠商與會,總計超過3,500個攤位,在南港展覽館1&2館連線展出,規模突破歷年新高,同期並舉辦高達120場活動,預計吸引超過14萬人次,有望再次締造新記錄。會中將透過多場論壇以及數間產業龍頭,一同探討與分享如何轉型升級來提高生產靈活度、提升產能、節省成本,在工業4.0時代搶得製造先機。

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中的最後一哩路——冷鏈與物流系統
電商的興起刺激物流產業升級,而全球食品安全及生技醫療的品質意識擡頭,讓「冷鏈物流業」更備受重視,今年亦將該主題單獨設立《台北國際冷鏈科技展》。此次一同參展的研華科技就曾提出,鑑於食安問題頻傳,以及政府、業者、消費者也同樣看重食品的生產源頭和運送過程,因此研華結合工業物聯網、人工智慧,採集溫濕度大數據,監控生產、製造、倉儲、配送、零售等過程,以確保全程冷鏈不斷鏈。 

 
Photo Credit:展昭展覽《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》


另外,物流管理是一套專業系統化的供應鏈,涵蓋範圍包括倉儲、配送、通路與銷售等,《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》做為全台唯一物流盛會,也是推動「智慧物流」升級轉型的指標性平台,今年將從供應鏈數位化到物流全場景智慧化的升級路徑,實現點、線、面各節點相結合的物流智聯網,提供更低成本且更高效率的升級解決方案。

未來工廠造就未來商品,工業4.0時代來臨中

 
3D列印在製造業掀起第四次工業革命後,今年將在《2019台灣國際3D列印展》帶起另一波應用風潮,包括生物醫療3D列印技術、創新線材發表,及全球十大自造者推薦機台等。其中,3D列印應用在醫療領域已於全球颳起旋風,不僅被視為智慧輔具的基礎技術,更可以列印出人體組織,加速醫療產業在動物或人體試驗上的改革。


展會中,可成生物科技將在現場展示創新醫療器材、客製化植體、細胞組織再生載體等技術;揚明光學子公司MiiCraft及普立得,將展示最新型牙科系列機台,提供牙科實驗室多元應用方案。 

 
Photo Credit:展昭展覽《台灣國際 3D 列印展》

 
談到科技不該取代人類,該如何創造人機共存「1+1>2」的雙贏?提到生產自動化最先聯想到的設備就是機器人或機械手臂,最常被用於取代重複性、危險性較高的工作,但環境跟技術不斷改變,生產流程及產品需求也會不同,工廠裡的機器人不能再像過去十幾年下來都在生產同一款產品、做著一樣的事情。因此,所謂的人機協作、柔性製造就非常重要。

版權聲明: 
本站文章版權屬於作者本人,如發現侵權行為,請立即告訴我們,我們將會在查証後第一時間刪除。
相關新聞 更多 »
關於我們 | 貿易手冊 | 使用幫助 | 支付方式 | 誠聘人才 | 交換連結 | 廣告刊登 | 聯絡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