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 | 繁體 | 简体 環宇食品網(中華食品) 環宇食品網(版權共同所有) 環宇包裝網 | 新用戶?免費加入會員 | 登入 | 幫助 | 加入我的最愛 | 設為首頁
環宇食品網(中華食品)
您的位置:首頁 »  食品新聞 »  企業風采 »  葉榮廷專訪/全家攻未來店 大數據助陣 » 

葉榮廷專訪/全家攻未來店 大數據助陣

葉榮廷專訪/全家攻未來店 大數據助陣
2016-03-04

來自聯合財經網

董座葉榮廷

多元鮮食 攜手義美、吉野家 進軍辦公商圈

開發客群 提供簡易熱食料理 強化超市機能

國內零售市場競爭激烈,百貨、超商、超市和量販的經營界線愈來愈模糊,超商營收直追零售一哥百貨業,超市營收也緊追在量販之後。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表示,零售業態面轉型關鍵時刻,全家回歸人的角度思考,打造未來商店,滿足未來客群所需。

全家於1988年由日本引進台灣,當年8月18日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,資本額2億元,同年底首家店在台北火車站商圈開幕,歷經六年,全家於1994年損益兩平。2002年全家進入資本市場,成為股票上櫃企業,目前資本額22.3億元。

全家截自今年1月底總店數為2985店,市佔率29.4%,為國內連鎖便利商店規模第二大。全家並轉投資餐飲業,計有大戶屋及沃克牛排,兩品牌在台共25家店,年營收約5億元。全家除轉投資新豐鮮食廠外,去年並投資15億元,在同一基地自建麵包廠。葉榮廷日前接受本報專訪,以下為訪談紀要:


全家異業結盟,開發新客群。

問:全家引進複合型態店型、擴大異業結盟,包括與義美、吉野家、大樹藥局等跨業種合作,會做什麼調整?
答:便利商店消費客層主力為15至34歲,為顧好基本盤,必須先思考要發展什麼樣的新型態店,現階段主力客層對全家有什麼不滿及需求都要盤點出來。調查顯示15至34歲客層對全家鮮食不滿意,要求鮮食要更多元、且要更多熱食。

為了迎合主力客層口味,一開始試賣一些油炸商品,然加盟店附近的住戶常會抗議,說有油耗味,且賣熱食就會衍生食物報廢的問題,及讓消費者等待的問題。在原型店測試失敗後,全家試著去設置出廚房,並在店面調理,演變至今成為跟日本吉野家合作。

這類開發產品必須到位,思考點在於能藉由該品牌知名度,吸引消費者去吃,一開始跟八方雲集等業者談過,最終敲定吉野家。吉野家目前測試還算成功,一開始每天售出100份餐,後來掉到只剩60幾份餐,現在平均每天售出70份餐,算趨於穩定。接下來將找第二、三家去複製,估今年做八至十家,以辦公商圈為主。

銀髮族市場 下個藍海

問:與天和鮮物的合作受市場期待,是什麼樣的想法會與精緻超市合作?
答:餐飲複合店型只解決15至34歲主力消費族群的問題,但人口老化的問題則尚未解決。若採漸進式做法,先延伸照顧34至44歲的客層,且以15至34歲當基底,彼此不能衝突。

這便是為何我們投入具超市機能的有機超市複合店型。因為有機商品不多,全家將調整為做「精緻超市」,包括與天和鮮物合作開一家店,另一家會由全家自己開,門市內的商品組合會有很多簡易料理,例如便利煮、五分鐘料理等,強化便利店的「超市機能」。現在供應商都已經洽談完畢,產品也開發差不多。

超市主力消費客層為主婦,但全家設定為「上班族的小家庭」,想要煮時拆開包裝可以簡單料理,並沒有每天煮的需求,份量大小假設為兩到三人份。

問:全家跨業種開闢複合店新領域,還需要多久時間便利商店複合店會由點擴展成面,讓便利商店再次啟動成長動能?

答:複合店從測試到複製要五年,從目前經驗來看,我覺得這些測試不需要這麼久,因為我們經驗更好。例如吉野家如果成功,很快就會加速複製。

問:國內將步入高齡化社會,全家跨業種開闢複合店的領域裡,對高齡客層有何研究?

答:2025年國內將有四分之一人口超過65歲,這群客層對吃而言,要求無負擔、保健,同時能銷售藥品,所以我們去找大樹藥局合作,為的便是測試這群客層的需求所在,不過目前在台安醫院旁的藥局複合店型帶進很多婦幼商品,跟原先設定已不同。

全家有些門市有裝「人眼辨識器」,觀察消費狀況,想知道消費者動線,停留哪個貨櫃,與買東西是否正相關?例如新店有家門市有裝設人眼辨識器,門市內共裝設六架攝影機,包括櫃檯、甜點架、貨架上各角度都有,其中發現一個有趣的是,很多消費者在甜點架旁停留很久,但買得不多。


人眼辨識器 找尋商機

問:從人眼辨識器等消費資料追蹤,或是從門市POS機台的資料解讀,全家將依大數據做何對應?

答:我們跟系統商合作,做大數據處理,過去很少聽我們講「併買」,就是消費者買什麼通常會一併買什麼,然而透過大數據去科學配置的話,可以產生出併買效應。例如,有些門市進入改裝時,「香菸」業績掉最多,我們從大數據撈到這個現象,調整成現實對應面,我們會提早先跟客人講門市即將要改裝,並請他們多買幾包菸。

未來大數據我們希望跟其他人結合,不是只有全家在做。我們要做一個開放平台,接受所有支付工具,會員共享,資料分析的共享。現在全家採用「析數」幫全家開出規格,由該公司架系統。

目前透過大數據分析,主要想尋找老客群的需求,希望做到「預測需求」,先一步找出客群需求,甚至創造出客群未來的需求。例如,能多益(nutella)巧克力餅乾棒的需求是被創造出來的,而不是滿足客群需求而生,這是我們更樂見看到的現象。便利商店汰換速度很快,商品的總量沒有超市多,這是便利店的彈性優勢,可以一直對應消費者的需求而調整。對應人口結構變化,如何滿足他們,而非想同業做什麼、異業做什麼,全家思考的是,如何滿足客層的需求。

全家異業結盟,開發新客群。

談食材 好看好吃好便宜 

問:日前才宣布將投入15億元興建麵包廠,在鮮食布局中,還有什麼缺口需要補齊?未來鮮食是否還有成長空間?

答:便利商店開發鮮食的原則是「好看好吃相對便宜」。要有專業技術含量,並盡量以便宜的當令食材做出來就好吃。提升鮮食口味是「永遠的課題」,日本全家鮮食2015年仍在成長,所以只要符合好看好吃相對便宜,會有所成長。以拉麵為例,不同麵體、湯汁,微波時間不同,口味就不同。

未來,全家的鮮食「沙拉」會變好吃,會看到品質上要求愈來愈到位。鮮食仍有缺口,不需要微波的熱食仍偏少,例如包子等,台灣燒烤很賣,我們在研究,但有油炸的難題,我們在思考看能否用氣炸鍋取代,克服油炸問題,例如日本的油炸雞就賣得很成功,這些店透過微波烤箱來加熱。

全家的門市端不希望採油炸方式處理,因此在中央工廠最好能前作業80%,進來店面再做剩下的20%,但至今都不夠好吃。全家現在有4萬座位,很想端一盤炸物給大家吃。全家另外還會開發很多其他商品,例如蛋糕、鬆餅等。

全家蓋麵包工廠,特別要做土司,另一重點是發展飯糰,希望做到讓消費者「沒得選擇」,如果商品只能做20至30元之間,大家都沒什麼利潤,我們想要突破。全家現在煮飯機器都是日本上一代機種,現在正評估要不要更新,新機種一台要超過1,000萬元。

米飯類的鮮食中,以18度c的便當最難做,全家跟統一超商都轉成4度c的便當,以後18度c可能會不見,因為很多食材沒辦法用,會受限。日本現在研究冰溫的飯,僅2度c。未來4度c的米飯產品會愈來愈多,18度c的只剩飯糰、壽司、手卷。

看營運 天氣比景氣重要

問:全家跨足餐飲事業,有大戶屋與沃克牛排兩個品牌,未來計畫與目標為何?
答:沃克剛開始成立階段,剛好是王品在國內當紅時,當時全家以為牛排就是套餐加服務,不過現在感覺這樣不好,台北市兩店已關掉一店,目前剩台北、台中各一家,「上不上、下不下」,會再觀察一段時間。

大戶屋表現就很好,今年大戶屋賺的剛好付給沃克打平虧損,大戶屋希望做到量化的「開點」,全家當初接手時大戶屋為14店,約一年展店五家,目前已達26店,今年計畫再開十家,全家已把總部內具開發經驗十幾年的大將調到大戶屋,將於百貨、街邊店覓址展店。

新的餐飲部分,全家想要做「日常食」,也就是消費者天天吃的菜式,店面規模找比較大一點的也不排斥,不過牛排、法國菜都不考慮。目前價位計劃鎖定在300元上下,已接觸一些合作夥伴。

問:去年整體零售業由強轉弱,對今年景氣看法?

答:今年景氣,油價可能跌到每桶20美元,物價沒有漲的理由,政府為了刺激消費可能會貨幣寬鬆。大環境若不好,但要影響到便利店要好幾年,才會顯現;最先反映的會是奢侈品,通常第二年、第三年便利店才會反映,若只有一年不景氣,反映到便利店就沒那麼快,反而我們比較「關心天氣大於景氣」,天冷天熱如何對應。 


 
第5號員工 引導代替領導

全家便利商店去年調整高層人事,由原執行副總葉榮廷接棒擔任董事長兼執行長,原董座潘進丁轉為集團會長,此番布局讓全家朝集團化發展更具靈活調度。

葉榮廷於1988年加入全家,為創店元老,員工編號第5號。最初從一線店鋪的便利店員工幹起,再回到全家總部歷練,歷經商品部、管理本部,統掌過財務及人力資源範疇,為全家一路發展歷練完整的「全家寶寶」。

葉榮廷最令潘進丁讚賞的就是在任何位置都能全力做到最好。

尤其是2002年全家準備上櫃時,葉榮廷時任管理本部協理主掌財務,財務會計並非葉榮廷本業,為了讓全家達到上櫃的種種要求,當時不管到哪,葉榮廷必定隨身帶著財務資料。

葉榮廷不是財務專家,但充分展現其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決心,走到哪研究財務到哪,遇到不懂不熟的地方,立刻找相關人員洽詢,「上櫃前兩三個月,幾乎夜夜抱著財務資料睡覺」。

葉榮廷的管理方法承襲潘進丁的「授權」模式,充分放手給部屬嘗試,「出包了再來想辦法改善」。與葉共事十餘年的員工表示,葉榮廷不是會直接下達命令的長官,他喜歡以「引導」代替「領導」,常常向員工提問,從員工的答問中,找出可能風險,並提醒員工做更周全妥善的思考。

不僅如此,葉榮廷還是「隨call隨接」的任事者。員工指出,前年國內爆發食安危機,當時鄉民傳全家與頂新有相關的訊息蔓延開來,當時全家受到負面訊息壓來,幾乎天天急call給葉榮廷,諮詢該如何處置,善於傾聽的葉榮廷此時不僅要擔任部署的解惑者,亦是員工的定心丸。

葉榮廷善於傾聽員工意見,亦體貼員工辛勞。他特別要建言新政府,服務業的人力法規應當有所調整,畢竟製造廠的工人可以被機器人取代,不過服務業很難用機械化取代,便利店面臨人力短缺的問題比同業競爭嚴峻許多。

葉榮廷認為,現行勞基法是針對製造業的思維來設計,但國內服務業的佔比逐年提高,牽動數百萬人的服務業卻缺乏彈性的人力法規,例如假日客人最多,對服務業來講若對員工假日上班有太多限制的話,絕不利服務業發展,盼新政府能針對服務業有更貼切的人力法規。

版權聲明: 
本站文章版權屬於作者本人,如發現侵權行為,請立即告訴我們,我們將會在查証後第一時間刪除。
相關新聞 更多 »
關於我們 | 貿易手冊 | 使用幫助 | 支付方式 | 誠聘人才 | 交換連結 | 廣告刊登 | 聯絡方式